為了使“四史”教育更好地融入思政課堂,5月12日武漢傳媒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部直屬黨支部書記李玉林與綱要教研組鄧曉峰、徐小莉兩位老師帶領(lǐng)2020級26名學生共赴武漢革命博物館,開展集實踐教學、迎建黨百年黨史學習與“走近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于一體的主題教育活動。

武漢革命博物館由武昌農(nóng)講所、毛澤東舊居、中共五大會址、起義門等五處革命舊址和紅色場館合并而成。老師帶領(lǐng)學生來此進行實踐教學,既能充分利用本地紅色文化資源,更加生動、有效推進“四史”教育融入思政教學,又能使學生了解武漢近代歷史。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實踐教學的效果,三位老師提前在車上向?qū)W生講解了相關(guān)歷史背景,如中共五大召開的目的以及為何選址武漢及其影響因素,此外老師們還事先有針對性地準備了幾個問題,讓學生在參觀實踐中尋找答案。

毛澤東同志主辦的農(nóng)講所舊址里映入眼簾的是整齊排放的座椅,墻角巍然屹立的黑板帶來了一股歷史沉淀的厚重感,同學們坐在大教室的長椅上,親身體驗當時農(nóng)民學員上課時的感受,身臨其境般地體悟認知農(nóng)民問題。農(nóng)民問題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頭等難題。一定要尊重農(nóng)民的意愿,實現(xiàn)農(nóng)民的利益,維護農(nóng)民的權(quán)利是毛澤東一生對中國農(nóng)民問題的探索。讓同學們深刻認識到選擇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毛澤東同志舊居是毛澤東1927年上半年在武漢從事革命活動時居住的地方,是毛澤東、楊開慧及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一家人最后團聚的地方,也是1927年5月前中共中央農(nóng)民運動委員會所在地。這里有著許多近代歷史人物的事跡簡介,同學不禁感嘆如今生活在這個和平的國度是多么的幸福,感嘆這些都是無數(shù)前輩為我們創(chuàng)造的奇跡,我們應(yīng)當好好珍惜。時光帶走了很多東西,也包括我們的記憶,但帶不走的是前輩們留下的浩然正氣。希望同學把對革命先烈的記憶轉(zhuǎn)化為自我常識,時刻提醒自我,時刻追憶他們的豐功偉績。

參觀完畢,走出遺址,同學們少了先前的心浮氣躁,心情變得尤為沉重。人民斗爭的勝利,黨的偉業(yè)原來就是我們的領(lǐng)導人在這樣的小屋子這樣的長椅上指揮完成,他們身居陋室卻不感到簡陋,喜粗茶淡飯簡簡單單的生活,就是迫切希望這頭東方雄獅早日蘇醒。這些無不影響著同學們的意志信仰,使同學們真正懂得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輩們勇于奉獻、用重大犧牲換來的,“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愿這句真理能更加堅定同學的理想信念,讓更多的同學能夠發(fā)揚傳承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從而使學生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能夠知史愛黨、愛國、愛民,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